三星堆文物来福州啦!“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将在福建博物院展出
2022-05-11 14:00: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展览时间:2022年5月12日-8月12日 展览地点:福建博物院1楼1号展厅 (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 票价政策:全票60元 (1)6周岁(含)以下学龄前儿童、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警察、消防员、离休干部及记者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献血人士持《福建省无偿献血荣誉证》和本人身份证免费参观。 (2)6岁以上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含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及60(含)-70(不含)周岁老年人凭相应有效证件可享受半价优惠。 购票渠道:通过下方二维码购票或现场购票 东南网5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静)福州人有眼福啦!文博界顶流——三星堆文物偕同长江流域沿岸十几家博物馆的当家宝贝来到了福建博物院。为助力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开展,由福建省文物局指导,福建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和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联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12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以三星堆文物为代表的“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共展出长江流域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107件文物,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展示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青铜文化遗存。 “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合作单位数量多,文物展品品质高,是疫情当前的2022年福建文博界的盛事。福州人在家门口就可以近距离观看与体验三星堆青铜器等来自长江流域的国宝重器,亲眼见证华夏古文明令人叹为观止的造物天工,实属难得。 展览分“巴蜀并辉、群雄竞华、多元一体、天下归一”四个部分,系统展示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历史光辉和璀璨成就。 第一部分“巴蜀并辉”,主要介绍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两个重要古国——巴与蜀。这里有以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为代表的蜀文化,也有与之并辉共融的巴文化。带有神秘气息的戴金面罩铜人头像、象征通天神木的青铜树、代表古蜀人眼崇拜的铜眼形器等精品文物在这一部分均有展示。 戴金面罩铜人头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上的金面罩,说明当时的古蜀人视黄金为尊。但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面部饰以黄金的目的或许是因为古蜀人认为金面罩可以娱神,使神更加灵验,这应当也是高贵、权威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铜眼形器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古蜀人特别崇拜眼睛,从巫文化的角度理解,这应当与古蜀人认为巫师的眼睛能见神鬼幽明这一观念有关。 第二部分“群雄竞华”,主要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繁盛多样的青铜文化。作为商王朝南下首邑和军事重镇的盘龙城,有着与中原最为接近的青铜文化。两湖地区数以千计的楚墓,彰显了崇巫祀神的浪漫楚风。吴、越之地出土的青铜兵器、工具和原始青瓷,则反映了吴越先民的精神面貌。 青铜鸳鸯尊 镇江博物馆藏 鸳鸯形尊取材于江南水乡的鸳鸯。整个器形比例匀称,挺拔稳重,鸳鸯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周身素朴无纹,清秀简美。此造型的青铜尊未曾在中原鸟兽尊类中出现,具有典型的吴国特色,是江南青铜工匠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青铜鸠杖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此器因杖首为一圆雕鸠鸟而得名。杖的下端为一跪坐人像,其双目平视,双手置于前膝,断发纹身,佐证了古越人断发纹身习俗的存在。越人因长年与水相伴,为了便于在水下干活,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并在身体特定部位文上龙蛇图案,以防水中“蛟龙”的侵害。 越王州勾剑 荆州博物馆藏 州勾是越王勾践的重孙,在位三十七年。这柄越王州勾剑刃锋锐利,光泽如新。越国的青铜剑铸造精良,纹饰美观,且刃薄锋利。越国铸剑能手欧冶子曾带领助手在闽北湛卢山建炉,铸造质量优良的宝剑。福州市的冶山和欧冶池,相传也是欧冶子铸剑地。 第三部分“多元一体”,主要介绍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依靠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不仅存在着东西方向的文化互动,与黄河流域的文化联系也同样紧密。 铜人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陕西宝鸡出土的这两个铜人手执物件的样子,与四川三星堆青铜立人执物的样子非常相似,昭示着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以水为纽带,存在着频繁的文化交流。 第四部分“天下归一”,通过揭示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反映了秦灭六国、天下归一的历史发展趋势,长江流域青铜文明最终融入了华夏主体文明。 秦公镈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秦公镈不仅体形较大、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代表了先秦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水平,且其上铭文对春秋时期秦国的铜器断代有着重要意义,为研究秦早期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展厅现场 陈静摄 展厅现场 陈静摄 展厅现场 陈静摄 虎年彩蛋:展品里的虎元素 石虎 虎钮铜錞(chun)于 铜虎尊 镂空虎纹铜钺(yue)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