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博物院 > 资讯 > 文博快讯 > 正文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进行时——记“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

2020-11-17 09:55:53  来源: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专门类别的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出台专项工作指导意见,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重要类别之一的石窟寺,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战略高度,对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社会意义进行了集中表述,显示了石窟寺在中国文物遗存中的重要价值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事业顺利推进,龙门石窟的保护利用成为近年来石窟寺保护的集中展示和优秀案例。10月19日下午,由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龙门园区管委会、龙门石窟研究院承办的“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在洛阳召开。会上,发布了龙门石窟取得的保护研究成果,共同探讨石窟寺的保护利用。

世界遗产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珍宝。2000年11月30日,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之后的二十年中,洛阳市政府和龙门石窟的文物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建设:龙门石窟原先只设置有管理所,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龙门石窟研究院和管委会,保护、研究和管理工作更加清晰;龙门石窟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全国首批AAAAA级景区,夜游龙门等文化活动增添文物活力,龙门石窟成为洛阳“名片”……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龙门石窟焕发生机的起点。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二十年后,千年龙门石窟还是如此年轻。它在申遗后走过的石窟寺文物保护与利用之路,值得我们回溯和借鉴。

科技:“三星”聚洛联展 展示数字化魅力

三大石窟联展是龙门石窟申遗20年系列活动的“前奏”。龙门石窟研究院以展览作为展示石窟寺艺术和学术成果的窗口,邀请了敦煌研究院和云冈研究院共同办展。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分别于1987年、2000年、200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三大石窟既有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在石窟寺的保护道路上孜孜实践探索。

10月18日上午,“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开幕。通过“鸣沙圣迹 赫赫敦煌”“塞上皇冠 巍巍云冈”“中原明珠 泱泱龙门”三个大的板块和主题展厅,展览对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宏大的规模、丰厚的历史文化、精美的艺术和数十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成果进行展示。

展览不仅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展品,还通过3D打印、VR等数字化技术,让广大中外游客欣赏和体验到石窟的独特魅力。现场观众纷纷掏出手机。对3D打印出的1比1大小的佛头拍照留念;另一边则是排着队体验VR游戏观看石窟,新科技让文物真正从千里之外的遗产地,“走了出去、活了起来”。

据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李志荣介绍,自2005年启动三维数字化工作以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完成了80%窟龛、院藏部分文物及拓片的三维扫描。

龙门石窟的数字化探索还在虚拟修复、流失文物虚拟复位上发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分别对文物本体和流失部分进行数字化采集和数据处理,是顺利连接的前提。高树龛位于古阳洞北壁上方,是由邑主高树、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成员为父母及现世眷属祈福的功德龛,完工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高树龛主尊佛首20世纪上半叶被盗往国外,2004年被征集回到祖国。龙门石窟与浙江大学、深圳美科图像有限公司联手实施高树龛数字化工作,利用石窟寺数字化技术,对其窟内遗迹和回归佛首进行了高精度扫描及数字拼合的尝试,成功实现了高树龛佛首的“数字复原”。这次在三大石窟联展上,3D打印出的已修复高树龛成为展厅的焦点。

文物信息数字化将珍贵的石窟寺信息永久留存,大数据将洞窟内环境温湿度等情况一一监测,“线上展览”、VR展示、3D打印佛龛技术的应用将石窟的文物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目前敦煌、云冈等国内的石窟寺都在积极进行着数字化建设,助力着石窟文物保护和利用。

《意见》中提到“加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加快制定石窟寺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持续开展石窟寺壁画、彩塑、雕像、洞窟、摩崖石刻和海外中国石窟寺文物、敦煌文书等数字化工作。”石窟寺的数字化工作成为保护的重要手段,展现着石窟魅力。

交流:敦煌、云冈、龙门 论道石窟寺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前往甘肃、山西、广东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去年8月和今年5月,习总书记去敦煌和云冈考察文物工作,这是对石窟保护与研究事业的极大鼓励和重要的责任嘱托。

10月20日下午,敦煌、云冈、龙门三个石窟研究院院长与嘉宾齐聚洛阳广播电视台2号演播厅,以学术沙龙的方式,论道石窟的保护研究。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我们感到使命重大。”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回过头看这数十年的历史,大家已经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只有文化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张焯强调,“像云冈石窟这种中西文化结合诞生的宝库,一定要挖掘其中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往的历史,从中发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载和遗存。”

做好保护与研究,建设学科人才队伍,是三位院长反复提及的关键词。“石窟的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赵声良说:“目前,敦煌文物的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我们做监测、对游客采取分时段、分批次、实名制预约参观制,有序参观,这些都是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措施。”

史家珍表示,接下来将对奉先寺、香山寺等遗址进行深入挖掘,并继续编写各项考古报告,“龙门石窟目前存有窟龛2345个、题记碑刻2800余品,但仍有近200件珍品散落海外,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数字手段,让遗产信息回归,让文物造像回归。”史家珍讲到,下一步将不遗余力地促使海外流散文物通过各种形式走上“回归之路”。

未来的石窟保护研究工作,三位院长不约而同认为是培养“人才”。“需 要花力气建设文物研究和保护的科研队伍。”赵声良强调,近年来正通过专题培训、加强高校合作等方式来培养人才。

目前,云冈石窟正在和高校联合推动“云冈学”的研究工作,人才是张焯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云冈也担负着山西文物保护的责任,山西地上文物第一,但是维修保护任务和彩塑壁画修复等需要大量人才,云冈研究院现在也在通过设立文物修复中心等努力。”

石窟寺的数字化成为这次讨论的热门议题。数字化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张焯介绍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实践:“从2003年开始,我院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多图像近景拍摄测量技术,同多项数据融合,把石窟的所有信息高精度完整的保存下来,用数字方式保存下来,让他在数字世界达到永生,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的。”

在张焯看来,数字化技术,除了能记录石窟的真实变化,还应该深入挖掘石窟寺造像的艺术价值,展现出真正的艺术之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有足够精细的数据保存并传承,注定消失的石窟将得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永生。

龙门石窟崖壁上的洞窟3D打印复制品也走进了博物馆,龙门还利用数字化技术虚拟修复了“龙门最美观世音”残像,在百年之后再现芳容。前不久,龙门石窟流散佛首也首次实现“数字复位”,3D打印复制的佛首造像顺利安放在立佛残像上。史家珍说,“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技术,通过跨学科、国内外的各种各样的合作,为龙门石窟的精美文物能够完整的呈现,继续努力。”

“保护和利用是要统筹考虑的。”赵声良说,敦煌做了数字展示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游客在进洞窟之前,对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有大体了解,这样尽管进洞窟看的时间很短,但理解得更快更深。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建成并运营国内首个用于文物劣化机理研究的大型多场耦合实验室,首次将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成功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全面监控。”赵声良介绍,在莫高窟的监测系统上,当天的订票人数、游客游览时间、导游导览线路、洞窟内实时动态等一览无余。

成果:专注保护和研究 探索龙门经验

《意见》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开展石窟寺抢救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龙门石窟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坚持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二十世纪早期,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沙畹、弗利尔、常盘大定、关野贞、长广敏雄、水野清一等学者、鉴赏家先后考察龙门石窟,拍摄了大量龙门石窟图像资料,记录了当时龙门石窟无人值守、荒凉落败的景象。

龙门石窟的实质性保护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龙门石窟成立专门的保护组,开展洞窟残存状况调查,建立气象观测站,筹建保护实验室等,“抢险加固工程”马不停蹄地开始。从1971年起,针对围岩崩塌问题,龙门石窟开展了以奉先寺为代表的一系列抢险加固工程,将岩土工程中的锚杆加固、化学灌浆技术应用到大型石窟寺的维修保护中。石窟成功避免了倒塌的危险后,1986年龙门石窟保护又进一步开启“综合治理工程”,历时五年,加固了大部分洞窟和岩体;改善了主要洞窟的渗漏水状况;修建了保护围墙、游览栈道,奠定了龙门石窟作为文物保护区和文物游览区的基本框架,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2000年龙门申遗后保护工作没有放松,取得了更大更多的成果。

对文物的本体保护,2011年,石窟渗漏水治理项目纳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大型石窟寺保护规划框架,相继实施了擂鼓台区域、万佛洞区域、潜溪寺区域渗漏水治理三大工程,并于2016年全部完工、通过专家验收。2019年7月开始实施的东山万佛沟区修缮工程——地表防渗排水处理及危岩体加固工程,于2020年5月底全部完成。

复旦大学王金华教授介绍,“龙门石窟洞窟渗漏水病害治理从渗水源头入手,根本解决水害的治理理念,采取分区治理,分步实施,截、排、导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利用新的理念,三大工程的后续观测和研究都表明,洞窟情况获得极大改善,为后续洞窟治理提供了良好示范。

龙门石窟保护还走出了国门。2002年至2009年间,在国家、省文物局和省市政府的帮助下,研究院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和“中意合作龙门石窟双窑保护修复工程”,开创了龙门石窟保护项目国际合作的新局面。

在11月5日结束的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上,龙门石窟2019年度监测报告被评为优秀报告。龙门石窟的监测体系于2016年建成,重点是对龙门石窟重点区域环境和主要洞窟文物病害进行监测。

龙门石窟很重视对科技的投入与研究。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实验室始建于1966年,历经50多年的充实与发展,为龙门石窟的科技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数据支撑。目前实验室能够进行文物修复材料、防风化材料、灌浆加固材料等文物保护材料的研发,彩绘颜料、风化产物等物质组分的分析,岩石力学性质的测试,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等实验研究工作。

会上,龙门石窟发布了在石窟保护、石窟考古、数字化和文旅融合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发布龙门石窟考古新成果。2008年,龙门石窟开展了龙门东山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清理出踏道等大型窟前建筑遗迹。2013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东山擂鼓台建筑遗址保护展示中心”展示其独特价值。此次发掘,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龙门石窟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窟前遗址考古发掘,也是国内石窟中从学术角度进行的第一次窟前遗址考古清理。

发布的六大考古发掘工作成果还包括香山寺遗址、奉先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的发掘、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的发掘、龙门石窟中瘗窟清理的新发现。此外,龙门石窟对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写也有新的成果。2005年启动了龙门石窟考古报告编写工作,历经13年的艰辛,2018年1月《龙门石窟考古报告——东山擂鼓台区》已出版发行。2014年启动的万佛沟区考古报告也已编写完成,进入出版程序。

针对寺院遗址、古墓葬等文化史迹的调查与考古发掘,为丰富龙门石窟的文化内涵、开展寺院遗址保护规划和文化展示、建设遗址考古公园、发展文旅产业等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考古、佛教史研究和龙门石窟研究的深入开展。

龙门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金乐发布龙门石窟“三区融合”发展成果。二十年来,龙门石窟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以文物保护为基础,重点抓区域环境整治提升,严格遵循洛阳市委确定的“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高质量发展定位,树立“一核四区两翼”空间治理格局,文物保护区及其周边环境治理提升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绩。不仅如此,还积极建设5G智慧景区,开发龙门文旅内涵,线上线下融合让龙门故事传播得更广。

在“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有隆重开幕的龙门石窟成果发布仪式,有言辞智慧笃定的主旨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石窟寺保护工作者进行学术研讨。会场内相机闪光灯不时闪烁,与会嘉宾认真聆听,仔细拍摄记录。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在发布成果后讲道,“下一步,龙门石窟研究院将着力加强文物保护、深化学术研究、密切交流合作、推动传承创新,当好洛阳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排头兵,让洛阳的名片、世界的龙门更加出彩,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时,台下响起了充满赞许和期待的掌声!

未来:《意见》出台 石窟寺将迎来新机遇

《意见》指出石窟寺保护的重要意义,明确石窟寺保护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做出实施保障的措施。《意见》重视石窟寺保护,要坚持加大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加强日常养护和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文物健康评估、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能力。

除此之外,石窟寺保护利用要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建立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制定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加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制定石窟寺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管理等方面标准规范不断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提升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深化石窟寺文化交流合作;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

围绕《意见》的亮点、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针对石窟寺保护的难点和瓶颈,《意见》对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它的出台,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石窟寺保护事业的关注,也是新时代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现实需求。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各石窟寺保护利用的工作一直在不断进行中,而《意见》的出台,石窟寺将迎来新的机遇。(张 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省博快讯
更多>>文博快讯
更多>>展览公告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