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览│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抗战影像展
2020-02-22 21:32:30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前言 本次展览从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的两万余张中国抗战影像中,精心挑选出了70幅照片,主要展示中缅印战场上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和令人动容的瞬间。当苦难生长着坚忍,悲怆养育着无畏,英雄和无名英雄如潮涌动。人类公义,国家文明,在长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上漂浮而不沉没,是一个个微弱的个体生命的负重泅渡。当我们沿江回溯着历史,历史也浸润了我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格局中的中缅印战场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美英联合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的国际战场。历时3年多,中国军队与美、英盟军并肩作战,不怕牺牲,英勇抗敌,取得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征战的彻底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民若有记忆,记得情,记得痛;国家若有记忆,识来路,知归途。一同走过从前,从前指引未来。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前行! 展览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烽火连天的生死前线”,主要展示战士们英勇奋战的战斗场面;第二部分为“相互依存的战时生活”,展示了军人之间、军民之间友好互助的温馨场景,与第一部分激烈紧张的基调形成对比;第三部分为“永载史册的辉煌战绩”,展示战争取得胜利及日本投降的画面;第四部分为“姗姗来迟的省思致敬”,为哀悼仪式和一些墓地的场景,以唤起对先烈的追思和尊敬。 一、烽火连天的生死前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确保对外通道的畅通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1942年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国际通道的滇缅公路被切断,中美决定开辟一条印度——中国的空中走廊来继续为中国提供物资,这便是著名的“驼峰航线”。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飞机及物质损失巨大,中美两国随后又开辟一条沟通中缅印的陆路通道,即中印公路。中方军队为筑路扫除日军障碍,而空中作战、陆地和空中运输、中印公路的修筑和中印输油管线的铺设工作,则由美国军队担任主力。 中国军队与美、英盟军用热血与生命开辟和保卫着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组成的“生命线”…… 战时中国 中国士兵蹲伏在曲折的壕沟前方一枚炮弹爆炸 二、相互依存的战时生活 借个火点一支烟,是人和人之间简单的互动,战争中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的生命,没有国家、民族、党派、阶层等等各种立场的分别;一支烟的时间相互抚慰战争的伤痛,是问候彼此的家人,抹开战火的硝烟;竖起大拇指,指心向你,是为彼此加油,是望你平安归来,是对和平的深切期望。 无须过多的文字说明,一幅幅生动温馨的战时生活场面,是柔软的内心可以感应得到的温情,也让人更强烈地警觉:世界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 1944年10月14日 收复的腾冲点燃友谊之火 三、永载史册的辉煌战绩 1945年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缅北两大战役取得最终胜利。中缅印战场的胜利粉碎了日军对中国的长期封锁,并且深深鼓舞了中国人民,正式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为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极大地支持和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作战及反攻,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盟军受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而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缅甸的运输线争夺战 四、姗姗来迟的省思致敬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平年代的来临,中缅印战场的抗日历史影像逐渐被尘封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当这一段历史重新被掀开的时候,忠魂已游荡他乡七十余载,许多在世老兵已然迟暮。 于是记忆被唤醒,责任心呼唤行动,于是有了“关爱抗战老兵基金”,有了“国家记忆”展览,有了“忠魂归国——中国远征军遗骸归葬腾冲国殇墓园”等等活动。所有一切的活动,都是对曾经浴血奋战,奉献青春,甚至牺牲生命的先辈们,致以最真诚的敬意。这里遴选中美军队举行哀悼仪式的照片和一些墓地的照片,借以表达对逝去者的追思,并唤起对当下健在老兵的感恩与尊敬! 一位沉默的祈祷者跪立在牺牲战友的墓前 展厅照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