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展览│梵天东土 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
2020-02-21 22:05:00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前言 400-700年是中印两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印度,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 320-6世纪初)是印度历史上少见的统一大王朝时期,从旃陀罗笈多一世(Candragupt I)开始,从恒河东中部地区开始扩张,到沙摩陀笈多(Samudragupta)和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达到鼎盛,几乎征服了整个除印度南端一些小王国和西北喀什米尔外的印度大地区,横贯东西海岸。与此同时,其文学、舞蹈、艺术、科技了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被称为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期”。直到公元6世纪初,在嚈哒人的不断入侵下王朝统治才告终。后笈多王朝又退回摩竭陀地区勉强维持,直到7世纪中期基本消失。笈多诸王信仰印度教,但并不排斥佛教和耆那教。它继承印度文化传统,大力推行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造了印度美术模式和印度的美学理想,其艺术创作成为古典美术的高峰,并形成多个艺术中心。从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宗教和艺术中心摩菟罗(Mathura)开始,笈多艺术向东传到摩竭陀地区,出现了萨尔纳特、菩提迦耶(Bodhgaya)、帕特纳(Patna)等艺术中心,向南影响到东摩尔瓦地区(Malwa)。这里有桑奇(Sanchi)、乌德雅吉里(Udayagiri)、伊蓝(Eran)、德伽(Deogarh)等密集的艺术中心,向西有萨玛拉季(Samalaji)等艺术中心。另外,笈多王朝西南部,从讷尔默达河(Narmada River)到德干高原地区强大的伐迦陀迦王朝(VakatakaDynasty,250左右-500年左右)也受到了来自笈多艺术的长期影响,留下了以阿旃陀(Ajanta)和艾罗拉(Ellora)为主的艺术中心。笈多王朝消失以后,其艺术风格仍然在不同地区继续向前发展达一个世纪之久。可以说,其艺术风格超越了笈多王朝的政治版图,透过古代西北印度进入中亚和中国地区,向南进入德干高原和南印度,通过海路进入东南亚,来到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的发展。这是中印两大文明间又一次深远的宗教、文化与艺术的互动。 在中国,这一时间段属于南北朝至唐初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到北魏(386-557年)统一北方,南北朝格局形成,不同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大割据、大融合和文化多样性的纷乱时代,走向隋唐统一的重要时期。中国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了发展,与国家政权和世俗信仰的结合日趋深化,与此同时,中国佛教艺术在吸收印度、中亚、东南亚等地的艺术影响的基础上,明确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为中国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盛唐艺术的先声。从丝绸之路的影响到汉化佛像的出现,从海上交通的发展到南北政权的互动,佛教艺术中心在各地纷纷出现,如山西云冈、河北定县、曲阳、邺城、山东青州、诸城、河南洛阳、巩县、陕西长安、耀县、江苏南京、四川成都、甘肃等,遍及全国。由于政权更迭,政治中心的转移,艺术中心往往随着贵族集团的迁徙而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变化。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向的转变。政治中心以外的地区,艺术的区域性逐渐发展起来,构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全景图。 中印文化交流方面,这一时期也是最为活跃和重要的。中国最著名的三位求法高僧游学印度,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至今仍为两国人民所津津乐道,他们就是东晋法显(334-422年,399-413年访问印度)、唐玄奘(602-664年,625-645访问印度),唐义净(635-713年,671-695访问印度)。这次雕塑所出土的诸多地点都留下过他们的遗迹。他们在笈多艺术鼎盛时期以及后笈多艺术初期到达印度,他们的游记被西方学者称为“照亮印度历史黑暗”的重要著作,在印度有巨大的影响。 笈多艺术影响中国的路径有海陆两路。中国南方政权通过海路和陆路交通来实现与印度的交通,如法显去印度(399-413)走陆路,返回取海路,说明当时南印度、越南与中国之间的海上交通已经比较成熟。山东青州、河北邺城出土的北齐时期的佛造像突然具有的强烈笈多样式,可能就是来自于海上丝路的影响。陆路中印交通北路走岷江上游,经青海与丝路南线连接。成都万佛寺、商业街、西安路以及汶川、茂县出土的佛造像应是这种影响的结果。 5世纪以后,笈多艺术通过丝绸之路渐进传入今天的新疆地区、偶尔进入河西走廊,山西和河北地区,但是影响不连续,没有对于中国的艺术产生重大的影响。北齐时期从海上和南朝来的影响,导致笈多艺术元素突然丰富起来,也充分说明中印文化海上交流的重要性。 本次展览选择400-700年作为展览的时代断面,主要考虑到以中国三大求法高僧中法显前往印度的时代和义净回到中国的时间为准,从中印两国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这也是中印两国宗教、文化及艺术交流最为活跃和重要的时间,展品以中印两国石刻造像为主,少部分陶质造像和铜造像,以此见证两国人民的长期友好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一、印度雕塑艺术,共分为三个部分: A. 笈多艺术的出现(4世纪至5世纪初) B. 笈多时期雕塑的艺术繁荣(5-6世纪) C. 笈多艺术的余音(7世纪) A:笈多艺术的出现—— (4世纪至5世纪初) 4世纪,北部印度地区基本笼罩在犍陀罗一贵霜艺术的氛围下,笈多王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是艺术风格的成熟还要假以时日。这时期的造像通常表现为身体孔武有力,气势威严,身姿直挺,袈裟肥大,衣褶重叠,感觉袈裟厚重。不过,新的笈多样式已经初露端倪,印度教雕塑在玛尔瓦东部地区最早复兴,然后是马图拉,这个传统的艺术中心逐渐成为整个笈多艺术创作的核心,并沿恒河向东影响到摩揭陀地区,萨尔纳特艺术即是其中的代表。佛教造像最明显的变化是:佛陀的犍陀罗式的波浪发髻或者贵霜海螺式发髻变成了螺发。 B:笈多时期雕塑艺术的繁荣(5—6世纪) Boom of Gupta Sculpture Art(5th—6th Century) 5世纪以来,笈多王朝形成多个艺术中心,其中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是北方邦的马图拉,影响广泛,此外还有北方邦的萨尔纳特、瓦拉纳西、勒克瑙和中央邦的桑奇、伊蓝、乌德雅吉里、代奥克尔;西部的萨玛拉季等多个艺术中心。笈多王朝时期创立了印度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并运用于艺术创作中,其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气质成为笈多艺术的标志。这一时期 印度教造像得到极大的发展,尊神众多,身体匀称、气质高雅;佛教和耆那教造像虽然数量不及,但更能体现出笈多艺术的精神追求,气质沉静,仿佛处于深度冥想、自我精神观照之中,完全是超然智慧的形象。衣纹不再具有写实的效果,袈裟紧贴身体上下,或者以均匀的条棱线条表现衣物的褶皱,多用红色砂岩,如马图拉的作品;或者袈裟紧贴身体,如若无衣,多以米黄色砂岩为材料,如萨尔纳特的作品。在袈裟紧襄下的胴体年青而柔软、肌肉匀称,符合印度古典主义的人体美学标准。这一时期陶质造像和铜造像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以马图拉和萨尔纳特为代表的风格成为笈多艺术的象征,它不仅影响印度本土,更通过陆路或者海路影响直达中国。 佛头 怪兽像 佛立像 笈多艺术的余音(7世纪):6世纪以后,随着笈多王朝的崩溃,各个地方势力和外来入侵势力纷纷建立独立政权,后笈多王朝又退回摩竭陀地区勉强维持,直到7世纪中期基本消失。后笈多艺术完全进入了本土特色发展时期,地方特色明显,逐渐出现了繁缛之风日盛,笈多艺术的古典主义精神逐渐减弱的趁势。正是在这一阶段,由于海陆交通的畅通,笈多艺术的风气得以更广泛向外传播。 巴拉玛像 二、中国雕塑艺术,共分为三个部分: A.南北朝艺术之先声(400-493世纪) B. 北魏洛阳时期至隋代(5世纪晚-618年)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C. 唐初的风格(618-700年) A.南北朝艺术之先声(400-493年):五胡十六国时期(304-439年),甘肃、河北、陕西等地的多个地方政权均盛行佛教信仰,其佛教以及佛教艺术的传统成为北魏早期艺术创作的源泉。自北魏迁都平城(398年)至统一北方以来(439年)以来,周边的佛教以及佛教艺术不断对这个新兴的政权产生影响。北魏早期造像主要受到来自于河北、西域、凉州、平城的影响,直到迁都洛阳之前(493年),北魏开始实行汉化政策,佛教艺术受其影响,也开始了汉化的进程,形体清隽、褒衣博带的形象广为流行;南朝佛教艺术受到海陆两条丝路的影响,从四川向北走河南道与西域联系是陆路的重要线路。海路的主要路线是通过越南、斯里兰卡影响到广东、山东等地区。 B.北魏洛阳时期至隋代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5世纪晚-618年)(94件):北魏迁都洛阳,皇家艺术中心由平城转移到洛阳,像洛阳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的造像、永宁寺泥塑像均是皇家艺术水平的代表性作品,而在山西南、陕西关中、河北、山东、甘肃陇东等地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地方艺术风格。到东西魏分裂、北齐、北周的建立,北方艺术出现了明显地方化特点。这时期北朝的艺术发展有两条主线,一、中国艺术本土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二、北齐时期开始在山东青州、诸城两地的造像中出现了笈多艺术特点。南朝造像保存数量不多,以四川成都近年来发现的石造像最具代表性。589年隋朝统一中国,但是艺术风格处在向唐代成熟期过渡的阶段,仍以北朝风格为主。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 佛面 佛立像 佛头 佛坐像 佛立像 走向盛唐(618-700年)(18件):随着中国的统一与政治稳定,佛教雕塑艺术进入繁盛时期,初唐已经显示不同凡响的气质:风格沉熟稳重,人物饱满生动,装饰日趋华丽精美,标志中国艺术成熟期的到来。中外海上贸易的发达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印度、中亚及东南亚艺术影响的到来敞开了大门。 展厅照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