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无锡博物院藏紫砂艺术展”近日于省博开展
2022-09-21 18:56: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9月21日讯(本网记者陈静)近日,“紫玉金砂——无锡博物院藏紫砂艺术展”近日于福建博物院1号展厅开展。本次展览由福建博物院、无锡博物院共同主办,共展出无锡博物院藏历代紫砂100件,预计展出至11月16日。 紫砂艺术融壶艺、茶艺、诗词、书画与篆刻于一体,是和中国茶文化相依相存的大雅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工艺的独特魅力。 制作工艺 宜兴紫砂陶以紫泥、绿泥、红泥等紫砂泥为原料,经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制成。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其中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的原味,沏茶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日久,光洁古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之誉。 “打身筒”:适用于圆形类器皿的造型,在明以前,主要是模成型,至时大彬悟其法,不用模具规制,而把泥条、泥片置于转盘上,以拍打身筒的成型方法来做,精湛的徒手操作技法就此开始。 “镶身筒”:适用于方器,也是先打泥片,再裁切镶接。这种打泥片的工艺方式,实际上是用外力使泥颗粒紧压密实,泥门排列整齐。这样做,比注浆成型的产品要牢固结实。 色彩 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可烧成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淡墨等几十种颜色,且可塑性好,易于雕刻造型。 造型 光货——分为圆器和方器,以几何形态的线条为造型之美,甚至不加任何装饰。 花货——在造型上对自然形态进行写实模仿,如松竹梅、瓜果、花鸟虫兽等,以雕塑为手法,运用浅浮雕、高浮雕等进行装饰。 筋纹货——根据瓜棱、花瓣等形态进行创作,以此作为筋纹造型。立面多为均匀瓣状结构,俯视则为中心放射图样。 部分展品欣赏 清 程寿珍制紫砂仿古壶(H2 5) 通长18.8厘米,腹宽12.1厘米,高10.5厘米 仿古壶是紫砂壶经典造型之一,又称仿鼓壶。此壶选用上等紫泥为料,泥料细腻。壶体为扁鼓形,短颈弧盖,宝珠形钮,底内凹;弯流上冲,小巧可爱;耳形把,肥大厚实。整体造型简朴厚重。壶腹铭“饮之太和”四字行书,署款“乙巳小阳月,珑详刻”; 盖内钤有阳文篆书“寿珍”方印;把下刻“真记”款。 程寿珍(1865—1939),江苏宜兴人,清末民国初期紫砂名家,师承其养父邵友廷,擅长制作形体简练的壶式,作品粗犷中有韵味,技艺纯熟。 清 “杨彭年造”款、“子冶”刻款紫砂合欢壶(H2 893) 通长14.3厘米,腹宽10.5厘米,高6厘米 此壶砂质较粗,造型舒展。壶身以两器皿对合而成,故名合欢,为砂器经典造型之一。壶体扁圆,对合处线条过渡自然,截盖上配以圆形壶钮,弯流昂扬,耳把浑朴。壶肩一侧刻“明月三人太白杯”七字行书铭,落“子冶”款,另一侧镌梅花数枝,颇具文人雅趣;把下有“明远”二字小章;壶底钤“杨彭年造”二行四字篆书阳文方印。似为晚清托款之作。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紫砂壶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名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 清 紫砂松鼠葡萄纹壶(H2 141) 通长15厘米,腹宽6.8厘米,高11厘米 此壶以紫泥制成,铺细砂,呈深紫色。壶体扁圆,上下同宽,绝似一截树桩,流、把制成葡萄虬枝形状,三者接合处严丝合缝,融为一体。扁圆盖平截,类似树干的横截面,壶钮颇具特色,为两只松鼠合抱形状,憨态可掬。壶腹贴饰葡萄叶片,与壶把相连,一松鼠穿梭于枝头,壶腹左下侧有两松鼠在树洞中嬉戏。整器造型形象生动,极具野逸之趣,虽无款识,当属清代花货精品。 清 乾隆紫砂“邵书春制”款加彩大壶(H2 888) 通长32.8厘米,腹宽20厘米,高22厘米 此壶以优质紫泥精工而成。壶体硕大,表面光滑细腻,包浆老道。壶盖高企,盖面以青花绘饰,壶钮扁而圆润;三弯嘴粗大上挺,耳把却显细巧。壶身装饰为其特色,借鉴清三代五彩瓷器之工艺,两侧均绘饰繁花彩蝶,显得雍容华贵,极具乾隆朝精巧繁缛的艺术风格。壶底钤“邵书春制”两行四字篆体阳文方印。 邵书春,清乾隆年间人,生平不详。 清 “范逯曾制”款修竹报平安紫砂包锡壶(H2 1918) 通长15.3厘米,宽7.9厘米,高9.8厘米 包锡作为紫砂的一种装饰技法,是清嘉道年间流行起来的装饰手法,民国之后这种工艺逐渐消失。此壶在紫砂壶的表面包裹锡皮,以玛瑙为钮,玉石接壶嘴和把,壶底露砂胎。壶面一侧有“手汲虎跑泉,闲校桐君録 二泉刻款”草书,壶底砂胎钤“范逯曾制”阴文篆书款。 范逯曾,清代中期名家,所制包锡壶常以浅刻岁寒三友及诗文为饰,特色鲜明。 展览现场 紫砂艺术是陶文化、壶文化、茶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它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过简单的一物一器。本次展览以丰富的展品和独具匠心的布展将引领观展者进入一个充满东方神韵、令人神往的世界。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