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博物院 > 展览公告 > 正文

​网上展览│传承之道——经部类古籍善本展

2020-02-21 17:16:19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主办单位:福建博物院 深圳博物馆

承办单位:积翠园艺术馆 北京华协文化公司

前 言

文字,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精神印记;纸张,是古老中国享誉世界的物质创造。而历代书籍,则是两者的完美结合。它们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文明绵延数千年而继续蓬勃向上的不灭见证。

岁月更迭,世事沧桑,能够保存至今的古籍避过了多少战火动乱、天灾人祸,流传殊为不易,它们所代表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通过对古籍的研究,历史变得更加鲜活而永垂后世。伴随着国家经历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让文物“活起来”并走入人们的视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福建博物院和深圳博物馆携手将珍藏的古籍善本,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分期展示,以彰显古籍的类别区分和脉络延续。本期呈现的为经部类,以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儒家著作为主。通过展示沧海一粟的珍贵古籍,追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以期增强民族自信,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宏伟蓝图。

《景刊唐开成石经》

纵34厘米,横23厘米

14函74册

白棉纸

民国

皕忍堂本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保存和传播正统的儒家经典,曾将其主要内容刻于石碑之上,称为“石经”。最早是东汉末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奏请朝廷刻立的《熹平石经》。后世又有数次刻立,但均已残毁,惟有唐《开成石经》存留至今。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下诏刻碑,由艾居晦、陈玠等用楷书分写,到开成二年(837年)刻成,称《开成石经》。系由114块巨大的青石组成,每块石碑约2米多高,两端有石柱夹护。碑上共镌刻了650252个字。内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经典古籍。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以成为历代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

该书系民国军阀张宗昌以其“皕忍堂”为名,出资请当时著名藏书家、刻书家陶湘主持,依照唐开成石碑的原拓字体,影摹刻板,残缺处按宋本补足,刊成此书。它开本阔大,纸白墨黑,影刻极精,册数众多。《开成石经》是今天所见儒家经典最早的完整版本,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开成石经》

《五经图》

纵60厘米,横40厘米

竹纸

雍正刻本

此书未著作者,名为《五经图》,实为六经图。宋杨甲曾撰《六经图》可资考证。该书开本巨大,实属罕见。

《十三经注疏》

纵28.5厘米,横19.5厘米

16函115册

太史连纸

清乾隆

清廷内府本

汉代独尊儒术后,历代学者都对儒家经典进行注释,阐发个人见解,贯通其义理,以利于后人更好理解与应用,形成“注”“疏”等。南宋绍兴年间浙东茶盐司黄唐首次将十三部经文原文与注、疏合刊于一处,是十三经注疏的最早版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刻印的版本,校刻皆精,册数众多,涵盖历代注疏,是当时士人学子的必读书。

易类

旧传伏羲做八卦,文王作辞,《易》成书的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书分为经、传两部分,经作占卜之用,传是解释经的文辞。通过八卦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清 姚文翰《历代帝王像 伏羲氏真像》

《周易正义》

纵28.5厘米,横20.5厘米

1函4册

罗纹纸

民国

双鉴楼本

作注者三国王弼,字辅嗣,山东邹县人,官至尚书郎,在对《周易》的注释中,力排诸儒之议,重倡义学,成为义理派的《易》学大家。作疏者唐孔颖达,字仲达,河北衡水人,官拜祭酒。他推崇王弼之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至颖达等奉诏作疏,始专崇王注而众说皆废”。本书为民国藏书大家傅增湘的仿宋影刻本,上有傅增湘的多枚印章,当是他的自存刻印本。

《苏轼易解》

纵27厘米,横17.5厘米

2函12册

竹纸

明万历

冰玉堂本

此书又称《东坡易传》。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谥为“文忠”。其书乃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合力完成。苏轼博通经史,尤善辞章,所著此书“文辞博辩,足资启发”。此书乃明万历“冰玉堂”刊本,是现存最早的刻本。

《周易经传(周易传义)》

纵29厘米,横19厘米

2函12册

白棉纸

明嘉靖

福建建宁府本

此书作者程颐为北宋理学大家,号伊川,河南洛阳人,官至西京国子监教授,他的《易传》继承孔子的传统,发扬王弼的主张,成为易学义理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号晦庵,祖籍江西,侨寓福建建州,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周易本义》从卜筮出发,是象数派《易》学大师。

本书首页标名《周易经传总目》,下列:“程子易传序……朱子易本义图”,开卷下方有“程朱传义”四字。书前有清道光二十三年小莲氏题记,称其为“周易传义二十四卷明嘉靖十一年福建建宁府刊本……见天一阁书目”。书末页有牌记,版心有刻工姓名,纸白如棉,墨黑似漆,是典型的嘉靖刻本,加之有藏书印多枚,可见流传有绪。

书类

《尚书》系商、周、战国期间的典章文献汇集而成,在流传过程中多有佚失,至汉代才被奉为经典。当时有伏生口述、孔宅旧出两套版本,因所著文字不同而分别被称为“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近年来包括“清华简”等的发现,又填补和修正了《尚书》研究的诸多问题。

《钦定书经图说》

纵32.5厘米,横22厘米

2函16册

宣纸

清廷内府本

作者孙家鼐,字燮臣,号蛰生,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与著名教育家张百熙等诸大臣奉旨编纂。全书共有版图574幅,文字480节,图绘工致,版印精能。具有文献、艺术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诗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东周晚期的诗歌共311篇。《诗经》是各地诗歌的总汇,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源于现实,是对当时风俗、礼仪、艺术等的全面反映。

孔子像

《诗缉》

纵27.5厘米,横18厘米

1函12册

竹纸

明晚期

明刻本

作者南宋严粲,字坦叔,福建邵武人,曾任清湘令,是南宋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此书是尊序派的代表作,其先概括要点的方法,在《诗经》注本中并不多见,便于入门和学习。这是其能广泛流传,并常为后来注释诸家所引用的原因之一。为明刊本,刻印清楚,保存完整。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纵30厘米,横20厘米

2函24册

开化纸

清雍正

清廷内府本

宋代苏辙、朱熹曾先后撰写《诗集传》,对后世研究《诗经》影响极大,本书就是以《诗集传》为蓝本,康熙六十年由王鸿绪等奉敕撰写。王鸿绪,号横云山人,官至工部尚书。雍正五年刊刻告成,世宗制序颁行,为清廷内府刊本,开化纸精刻精印。

礼类

《周礼》传为周公旦所著,经过不断流传与编撰,或大体成书于战国时期。《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仪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公旦像

《周礼郑氏注》

纵27厘米,横18厘米

2函12册

黄棉纸

明刻本

郑玄,字康成,高密人,官至大司农。建安年间,郑玄因党锢之事被囚禁,遂潜心著述,遍注群经,成为东汉末经学之集大成者。郑玄所注,详于典章制度,名物训诂,融通众说。其循文立训,皆有依据,内容详实,简明精当。此书为周礼十二卷本,书中有天籁阁等多枚藏印,末页更有项墨林、王世贞等名家藏印。项墨林即项元汴,著名收藏大家。王世贞号弇州山人,不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书画鉴藏家。

《三礼图》

纵28.6厘米,横18.5厘米

1函2册

竹纸

清康熙

通志堂本

作者为宋代著名学者聂崇义,洛阳人,曾任果子司业兼太常博士。隋唐间有汉郑玄等人所撰《三礼图》共六种,都已失传,聂崇义于五代周显德年间奉诏参照前代六种旧图编写《三礼图》20卷,是保存下来用图像解释中国古代礼制较早的一书。康熙时,纳兰性德获得此书的宋版,特重新影写刻印,列入《通志堂丛书》。

春秋类

《春秋》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修订而成,其以“微言大义”为特征,折射出一定的政治评判。而其后出现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则是对《春秋》的补充与阐释。

《春秋繁露》

纵30厘米,横18厘米

1函2册

白纸

抱经堂本

作者汉代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是西汉今文经学大师。此书推崇公羊学,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宣扬“王权神授”,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此书为抱经堂刊本,被称为清代刊本中最善之本。

《春秋经传集解》

纵28厘米,横18厘米

1函12册

竹纸

清乾隆

清刻本

作者西晋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镇南大将军,司隶校尉,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学家。杜预在灭吴之后,专注于经学,将《春秋》与《左传》合为一体,称为《春秋经传集解》。本书系清乾隆时据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本重刻。

孝经类

孝经是反映儒家伦理观念的重要著作,为后人寄托孔子之名所作。汉代有今文和古文二本,历代学者不断为其注疏,并一直被奉为经典。唐玄宗李隆基所注是其中最通行的版本。

七、四书类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正伪四书大全》

一册

横16厘米 纵26.5厘米

黄绵纸

10行25字

此书现存《论语集注大全》两卷,钤有《天禄继鉴》等宫廷印章多枚,似为昭仁殿焚毁后续修的“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之藏书。本书通篇以赵体写刻,似有元刊本风貌。

《吕晚邨先生四书讲义》

纵26厘米,横17.5厘米

2函16册

竹纸

清初

清刻本

作者吕留良,字庄生,号晚春,浙江崇德县(同乡市人)。暮年削发为僧。为清初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吕留良有感读书士子多溺心科第而不知其他,于是寄其意于批选时文与讲解《四书》,特别是对朱熹之书多有心得。吕留良明亡之后力图抗清,死后又遭文字狱,牵连全家遭难,其书均为禁书。书中有批校、标点,可知前人曾冒违禁风险保存、观览。

乐类

礼乐代表了儒家所重视的礼仪规范。乐类古籍是关于音乐、音律、乐器等的记载,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史。

版面——《西清古鉴》大和黄钟清钟、《宣和博古图》周栖凤铎。

《乐律全书》

纵30厘米,横21.5厘米

18册

白棉纸

藩刻本

作者朱载堉,字柏勤,号句曲山人,是明嘉靖间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曾筑土室于郑王府宫门外,独处19年,钻研乐律、数学和力学,父死让爵不袭,以著述终。本书包括的《律吕精义》等是世界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的科学著作。书中插图众多,含人物舞蹈、演奏乐器及大量乐谱。此书开本阔大,纸白墨黑,初刻初印,流传稀少,甚为珍贵。

小学类

古籍小学类包括训诂、字书、韵书三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语义、文字、音韵的研究成果。

《骈雅》

纵26厘米,横17厘米

8册

竹纸

清道光

有不为斋本

作者朱谋㙔,字明父,豫章人,宁献王朱权曾孙。他藏书丰富,著作甚多,此书专收联语,“非字之训诂,是辞之训诂也”,为《尔雅》系著作的一大进步。本书为清道光年间“有不为斋”刊本,属私家刻本,校印较精。

《说文解字》

纵28.5厘米,横18厘米

1函6册

白纸

清嘉庆

藤花榭本

作者东汉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官至太尉祭酒。此书成于其校书东观(皇家图书馆)期间,前后修订了20余年,是最早的具有科学性、独特性的语文工具书。宋代徐铉对该书做了校订。本书由“藤花榭”仿照宋雍熙年间刻本刊印。

《五音集韵》

纵31厘米,横20厘米

1函5册

黄棉纸

明早期

明刻本

作者为金朝昌黎郡韩孝彦及其子韩道昭。书成后又经多次修改补充,是改良韵书的代表著作。开创了声、韵等结合编制韵书的先河,使韵书成为真正的注音字典,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在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比后来的《康熙字典》还多出8千多字,对后代的韵书产生了很大影响。本书为明代早期刻本,犹承元代刻风。字摹赵体(赵孟頫),疏朗醒目;版心黑口,四周双栏。特别是内有前人手书批注、标点,更加珍贵。

结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未曾中断的国家。儒学作为古代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其影响力不但遍及整个东亚,更泽被后世,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综合国力的迅猛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逐步增强,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蕴含的精髓也得到重新认识。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的宝库,本次经部类古籍善本的展示,是福建博物院和深圳博物馆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一次尝试。以期与社会各界共同研究、探讨,为古籍善本的保护和利用打开一条全新之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省博快讯
更多>>文博快讯
更多>>展览公告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