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博物院> 资讯> 文博快讯 > 正文

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 中国有群“海上吉普赛人”

2019-02-26 15:53:07 李映民、李纯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有群“海上吉普赛人”,其中还有《海贼王》里阿普的原型

疍家,是中国沿海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一带。在香港和东南亚也有不少疍家人后代,香港名人霍英东就是疍家人的后代。

关于疍家的记载,自唐朝就有。疍家这一称谓,有人认为是因为疍家人常年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也有人认为疍家人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处于险恶的生存坏境,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不管哪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居无定所,漂泊于海上”。

  疍家人逐水而居,捕鱼为生。新湾社区供图

在以前,疍家人主要从事沿海港湾的渔业和水上运输,他们祖祖辈辈浮家泛宅,与水为伴。古时候的疍家人受不到陆居居民的认同,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疍家人没有户籍、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宗祠,等同野生野长,就算做饭要用的柴火,很多地方都不让他们上岸去砍,只能捡水里的流柴,死后也不准在陆地埋葬,只好葬在沙滩形成的沙岗地带,一些沙坟逢大雨后,尸骸抛露,野狗争食,惨不忍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疍家人以小艇为家。张永通 摄于1968年 新湾社区供图

“世上最苦黄连树,人间最苦水上人。”东莞新湾社区的疍家老人就用一句疍家渔歌来描述过去的生活。“当时的疍家人的家,就是一艘小小的“公婆艇”,吃饭、睡觉、生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船上做的。因为太穷,疍家女儿出嫁最贵重的嫁妆只有鱼胶。”

  疍家渔民在珠江口附近捕鱼。谢文玉 摄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艇为家,四海漂泊……”1957年,美国导演科恩拍摄的纪录片《红色中国内幕》就曾记录了疍家这样的生活状态。疍家人这一海上吉普赛人也多次被海外文艺作品所描述,日本著名漫画《海贼王》中阿普的原型和电影《加勒比海盗3》中啸风船长原型,据传就是来自于疍家人张保仔,《加勒比海盗》中的清夫人的原型,据说就是来自疍家人郑一嫂。

  纪录片《红色中国内幕》记录了疍家人的生活状态。宣传片截图

疍家人世世代代海上漂泊的日子,在新中国成立后终于得到改变,在政府的帮助下,海上游牧的疍家人开始拥有自己土地和房屋,上岸定居。

  新湾新渔村。宣传片截图

原虎门镇海洋与渔业办主任郭润棠告诉记者,他就是在“公婆艇”上出生的疍家人。

  郭润棠向记者介绍疍家人情况。张庆活 摄

新中国成立后,东莞成立了18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原来散落各处的疍家渔民开始被统一管理起来。1958年,这18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分别在东莞太平、石龙和莞城成立3个渔业管理区。1962年,东莞政府开始划拨土地供疍家渔民建房定居。疍家人居无住所,四海为家的生活状态开始改变。1974年来自番禺南沙和东莞的部分疍家渔民集体搬迁到虎门新湾,自此新湾成为了疍家渔民和疍家文化的集中地。

  新湾全景。新湾社区供图

公社的成立,改变了疍家渔民以家庭为单位、分散作业的捕渔方式。除了公婆艇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渔船,巨大的渔轮开始出现在码头,疍家人的捕渔业也逐渐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

  新湾渔港。谢文玉 摄 新湾社区供图

“当时我们出海都是集体,三条大船大概有100人为一个生产队,可以去到远海捕鱼,政府给渔民的政策非常好,户籍是农民,但是待遇是参照居民待遇,每个月都会发油粮。”郭润棠告诉记者,在岸上有了房屋,渔民收入又高,疍家人开始过上了好生活。“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前女孩子都不愿意嫁给疍家人,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女孩子都愿意嫁给疍家人了。”郭润棠说。

  新湾渔民织网。新湾社区供图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疍家人的生活也越变越好。东莞市沙田镇立沙岛的疍家居民搬迁入住到现代化的花园小区。在 沙花园小区中,宽敞明亮的电梯房,学校、市场等配套设施齐全,疍家人的新生活正在展开。

  现代化的 沙花园小区。沙田宣供图

  现代化的 沙花园小区。沙田宣供图

随着疍家人上岸定居,疍家人后代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疍家渔民后代选择从事其他职业。他们有的进工厂务工,成为东莞制造业劳动力的一员;有的从事水上运输业,将渔船改成运输船,往来粤港之间运输货物。

  疍家渔民后代进入工厂务工。宣传片截图

为了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疍家渔民们在休渔期举行疍家文化节,通过系列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

  疍家文化节上,渔民向观众展示撒网技术。新湾社区供图

“以前我们疍家渔民有个外号叫‘水流柴’,意思就是我们就像水上漂着的柴火,是没有根的,能在岸上有个寮屋,都算是不错的条件了,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才有了现在幸福的新生活。但很多疍家的小孩子都不知道以前的艰苦。”今年70多岁的疍家人周婆婆说,她想让更多小孩子知道疍家文化,学习疍家的传统技艺。

视频由新湾社区提供

郭润棠告诉记者,现在疍家人聚集的新湾社区有户籍人口11000多人,拥有东莞市唯一的省一级码头,大小渔船约400艘,社区还成立有国家级合作社——东莞市虎门渔家水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了新湾渔家品牌,向市场推出了虾干、鱼干、花胶、冰鲜鱼等多类特色海产品,建立了东莞市唯一一个疍家文化馆——新湾疍家文化展示馆。

  新湾疍家文化展示馆。谢文玉 摄

他希望今后能通过发展疍家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保育疍家文化。他们社区已纳入东莞滨海湾新区,今后希望能凭借独特的渔港风情、地道渔家美食、极具魅力的渔家文化发展现代休闲渔业,推动旅游产业的兴起,从而促进新湾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李映民、李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双百活动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省博快讯
更多>>文博快讯
更多>>展览公告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