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寿山石送子观音
2016-11-17 16:23:14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造像整体呈黄色,局部有少许粉色,细腻温润,色泽古朴。圆雕观音像,神态慈祥,盘膝而坐,左腿曲起,双手扶坐一小童于膝上。双肩披风和袖摆下边陲卷,袖口阴刻云纹,衣纹流畅,雕刻精细。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她随着佛教进入中国,在中国逐渐被汉化,成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重要信仰之一。送子观音在社会上开始大量流行的时间大约是宋代,这个时期的菩萨都是白衣观音的形象,因此民间把白衣观音当做送子观音。从造型上看多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面目慈爱,头上有长长的白冠巾。送子观音形象的形成交融着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社会制度、文化素质、生存状况等诸多因素,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的注重子嗣和家族延续的精神相契合。
|
相关阅读:
- [09-22] 故宫寿山石精品点交完毕 29日亮相福建博物院
- [11-08] 寿山石市场向何处去?
- [09-01] 清宫寿山石精品29日起回乡展出
- [11-08] 寿山石市场向何处去?
- [09-30] 百余件清皇室寿山石精品回乡展今天开幕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