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珍品——蛙形水盂
2016-08-05 16:21:58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上图是南安丰州华侨中学狮子山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墓出土的一件青釉蛙形水盂。水盂口小、矮直颈、扁圆腹、平底,肩部贴塑青蛙一只,蛙身刻划有斑点纹、短直线纹。器物施青绿色透明釉,已剥落殆尽。肩部的青蛙雕刻得妙趣横生、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一只青蛙卷脚屏息即将捕食飞虫的刹那间的姿态,使人产生一种它马上会跃然而起的联想,已被定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从这件实用和装饰结合完美的工艺品足以管窥到当时的民间艺术匠师们所达到的写实主义的艺术水平。 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印章、印盒、水盂、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等。有专家说,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水盂,又称水丞、水滴、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 据考证,水盂起源于汉魏,发展至明、清两代,形制多种多样。目前所见实物以魏晋时为最早。晋代、南北朝时水盂多为青瓷,其形状多为圆口,鼓腹,亦有塑成象生形,如青瓷兔形水盂、蛙形水盂等,南北朝时瓷制象生形水盂仍很流行,但已经不满足刻画,而较多使用浮雕技法,做工无不精巧雅致。明、清两代水盂传世品较多。品种丰富,有玉、石、瓷、料、紫砂等。除瓷制品外,其他多为观赏器而非实用品。 作为储存磨墨用水的器皿,水盂是历代文人名士在写诗作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除了实用,更可以把玩在手,所以它的造型与图案,也是主人品位的体现。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否则就难以跻身其列了。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盂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盂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再往深层究,也有一些是被用来做精神寄托的,有称其为“丞兄”或“丞友”的,由此可见,水盂被誉为文房“第五宝”是名副其实的。 这件蛙形水盂制作精致、形象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对研究水盂的发展演变规律、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宾娟撰文/陈浩摄影
|
相关阅读:
- [04-05] 电信诈骗团伙靠新套路敛财千万:藏品升值了百倍
- [01-11] 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品交易会落幕 民间藏品引关注
- [01-29] 义捐珍贵藏品 筹办民间展馆
- [02-19] “国辉堂”海归藏品下月在延展出
- [11-26] 第二十届广州艺博会 两宋稀世书画藏品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