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青釉羊身壶
2016-08-05 16:10:41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上图是闽侯关口一座西晋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青瓷羊形烛台,整件器物雕塑成一只卧羊,跪姿,翘首正视,背上有一管状圆口,羊身两侧各饰一对钩架,羊身中空,羊四足为烛台底足。器物施青釉、青中略泛灰、通高12.5、羊身长17.5、宽12厘米。这件羊形烛台是典型的观赏与使用相结合的艺术品。其雕塑手法细腻,形体塑造极富写实性,把一只温顺的卧羊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羊头雕刻得十分传神,而胡须等一些部位是使用堆贴的手法加工上去的,对羊须、角等部位的细部表现,则是运用线刻手法,反映出当时民间工匠,将我国雕刻艺术中圆雕、线雕相结合的传统技法很巧妙地运用于瓷塑中。羊背部镂一圆孔,用以插烛,羊体两侧各捏贴一对钩架。于是一个多功能的烛台便以惟妙惟肖的动物雕像的姿态出现了。整件器物釉色均匀,造型设计巧妙,形象生动,已被定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陈列于福建博物院展厅之中。 烛台的使用早见于春秋时代,《楚辞》中引“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战国时已有各式精制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时,青瓷烛台便已出现,造型颇多、有羊形、狮形、熊形等。瓷器匠师们常取动物形象作为瓷器造型,或整体,或局部,颇为优雅别致。他们仿照某些家禽或兽类的形态,塑造出许多外观优美、经济实用的像生瓷,如鸡首壶、熊灯、蛙形水盂、狮形烛台等,这件羊形烛台亦属于这类像生瓷。在古代羊与“祥”音通,羊即代表吉祥,用羊随葬以避不祥,所以人们往往把羊作为吉祥的标志。这种羊形烛台,正是当时社会习俗的一种反映。 有学者认为此种羊形烛台是盛水器——即“水注”,是一种盛水的文具。然而作为往砚台上滴水用的水注或盛水用的水盂,仅在顶部留一个短管使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此器应是用于插烛照明为宜。 我国用烛照明的历史十分悠久。据秦汉文献《神农本草经》和晋代文献《博物志》记载,我国至迟在汉代已使用蜂蜡。蜂蜡也叫黄蜡,是由工蜂腹部蜡腺分泌出来的。考古资料也证实,至迟在西汉初期已有燃蜡烛的烛灯,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就出土过插烛用的铜灯。不过汉代蜡烛的使用还不普遍,到了晋代以后才普及开来。而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魏晋时期制瓷技术发展兴盛,相应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青瓷烛台。羊形烛台多见于三国时期,江浙地区三国时期的墓葬中多有发现,形状大同小异,而西晋时期则开始流行狮形烛台。此羊形烛台为西晋时期墓葬中出土,这是因为六朝时期福建地区墓葬中出现的同类器物略晚于江地区,这是文化传播的滞后性所致。
|
相关阅读:
- [11-26] 第二十届广州艺博会 两宋稀世书画藏品将亮相
- [01-29] 义捐珍贵藏品 筹办民间展馆
- [02-19] “国辉堂”海归藏品下月在延展出
- [01-11] 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品交易会落幕 民间藏品引关注
- [04-05] 电信诈骗团伙靠新套路敛财千万:藏品升值了百倍